過去1年本港樓市經歷不少風雨,包括疫情、加息等,樓市可謂「價量齊跌」。踏入2023年,樓價有沒有機會見底反彈?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預計,中港兩地通關料成為本年樓價上升的主要動力,預測全年樓價升至少5%,並料兩地通關將刺激核心區商舖成交,其交投量全年升2成。
2022年全年樓價已經跌逾10%,莊太量對今年樓價走勢樂觀,主因是中港兩地有望通關在即,將會有很多內地人來港。雖然他們未必全數會置業,但會帶動香港消費、零售市道,租金會上升,所以今年整體樓價上升至少約5%。
他強調,中港通關是帶動樓價的主要因素,因為市民基本上已經消化加息因素,而且美國通脹率已經連續數個月下跌至約7.1%,意味下跌趨勢形成,估計通脹跌至5%就會停止加息,亦即今年年中開始減息,加上屆時香港未必全數跟隨加息。
中價單位升幅潛力較大
不少人憧憬內地客購買力釋放後,有助帶動豪宅市場表現,他則認為,由於內地經濟不理想,變相內地客來港購買超級豪宅的機會不大,而他們一般較愛購入市中心物業,故料市中心約700至1,000多平方呎的物業、約2,000萬至5,000萬元的中價單位的升值潛力較大。
另外,3年以來內地旅客可謂絕迹於港,他相信即使通關後,地舖的成交量及租金亦未必可以全部反彈,因目前網購盛行。不過,他相信,核心商舖區如銅鑼灣、尖沙咀等早前跌幅較大的區域,全年成交量有望反彈約2成,但如新界的民生區則未必會可即時受惠於通關的正面影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