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原大灣區指數報117.6點,按月跌2.69%,連跌2個月,累計3.24%。12個指數(包括11個城市及整體)中,錄得跌幅的城市比例大幅上升,達10個,跌幅由0.24%至3.92%。當中,僅餘東莞及肇慶指數錄得升幅,分別上升2.42%及1.32%。
4大中心城市全綫報跌,拖累大灣區指數跌幅擴大。深圳指數121.4(跌3.92%),及廣州指數121.8(跌3.43%),同創歷史第2大跌幅,更分別創39個月及28個月新低。至於香港指數為109.51(跌2.39%);而澳門96.93(跌0.85%),屬跌幅最小的4大中心城市之一。
內房危機現 成交降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內地經濟復甦未如預期,多家大型內房出現債務危機,而市場憧憬政府救市,惜一直未見落實,令樓市觀望氣氛濃,成交膠着。
此外,深圳7月份二手成交2,259宗,較6月跌6.1%,較高峰期時每月4,000宗減少逾4成。廣州7月份二手成交8,096宗,已連跌4個月,較6月減少2.4%,成交量下跌,令樓價亦因此受壓,兩城指數跌幅加大,深圳指數兩個月累跌7.04%,廣州兩月累跌6.59%。
香港樓市方面,與大灣區同步下調,7月份港府雖然放寬豪宅按揭成數,但月尾美國再度加息,香港銀行亦被迫跟隨,令本來淡靜樓市更雪上加霜。今年以來,大灣區指數連升5個月,及至6月掉頭回落,7月繼續尋底。
二手難敵新盤平價,交投、造價持續下調,受油塘區新盤低開下,長沙灣泓景臺及牛頭角淘大花園頓時被市場冷待,尚未有成交,但其餘屋苑交投亦處於單位數字。
美孚新邨呎價險守1萬
港島區上半月以鰂魚涌太古城表現稍勝,按月同期成交量上揚1.3倍,但礙於續有2房單位造價低見900萬元或以下,整體均價回落至1.5萬餘元;同區康怡花園買賣亦見冷清,而同期租務雖錄有11宗,但亦按月同期減少約4成,惟個別有質素的單位,仍能以理想價承租。
中原首席分區營業經理楊文傑指,新近租出為康怡花園Q座高層15室,實用面積466平方呎,2房,一星期前以1.95萬元放租,隨即以1.86萬元租出,呎租39.9元,為同類位今年以來理想租金。而業主剛於今年3月以768萬元買入單位,現可享租金回報達2.9厘。
九龍區各主要屋苑雖以美孚新邨交投量最多,但仍屬屋苑低位。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邱漢榮表示,受新盤衝擊,只有肯擴大議價空間的放盤始獲承接,正如3期百老滙街67號中層3房單位,備有開揚山景,以及近港鐵站出口,屬市場優質放盤,業主放盤不足1星期,最後大幅劈價115萬元,以745萬元沽貨,呎價險守1萬元水平,造價較目前整體呎價1.16萬元低。
至於新界區而言,3大指標屋苑的量、價均按月同期回軟,當中沙田第一城接連錄筍價成交,最新為51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304平方呎,以428萬元易手,為同類單位今年以來第二低價,亦較網上估價低逾1成半。美聯物業助理聯席董事翁凱傑指,一手新盤接連平價推出,二手無力招架,放盤業主只好降價吸引買家,以屋苑2房計,叫價由連租約430萬元起,而且大部分業主仍有議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