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和租值升,供平過租的情況愈來愈明顯,若能力許可,剛性用家伺機租樓變買樓,圓上車夢。
過去數年樓價已持續整固,並已累積一定的跌幅,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作計算,樓市自2022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下跌,其中2022年的跌幅高達一成半。
減息周期下 供平過租
隨後兩年的跌幅已顯著收窄,2023年樓價仍有約一成的按年跌幅。若以指數計算,去年的樓價跌幅已進一步收窄至7%,但整體累計的跌幅已達3至4成,但過去整體租金卻接連上升,累計升幅更已高達兩至三成,租金升樓價回落,令整體租金回報上升,加上在減息周期下,供平過租自然會推動今年樓價見底回升。
樓價跌租金升的大前提下,租客轉跑道成趨勢,如藍田滙景花園新買家原本打算租樓,但即睇即鍾意,5日即決定入市做業主。以608萬元購入滙景花園3座高層B室2房,實用面積537平方呎。售價較網上銀行估價645至646萬元,低37萬至38萬元。
原定買2房 終購3房
與此同時,有租樓多年租客搵樓多時,原定買2房,有見二手樓價回落,就決定買大一些,終購入一個3房單位。據悉,該轉跑道的租客搵樓多時,早以鎖定目標屋苑葵涌芊紅居,早已睇中一個2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595平方呎,3房間隔,惟遲遲未實際行動。而單位於2024年3月放盤,叫價820萬元,及後7月落價至760萬元,近月降至738萬元。該租客終出手傾價,並大膽還價680萬元,經一輪討價還價,以701.8萬達成交易。
目前二手市場正觀望下周三(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接連新盤部署推售,委實凍結市場資金及搶佔不少二手購買力,待財政預算案發表後,二手會有較明朗發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