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手旺二手靜 樓價短期有下調壓力 [星島日報] 2023-06-28

近期美國聯儲局於加息取態上依舊存在變數,加上環球投資市場前景迷霧重重,難免令買家入市時趨向審慎,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6月首20日整體物業(包括一手私樓、二手住宅、一手公營房屋、工商鋪、純車位及其他等)註冊量僅錄3,360宗,較5月同期3,543宗按月跌約5.2%,反映整體樓市表現偏軟。值得留意,本月首20日整體物業註冊量下跌的同時,涉及的註冊金額跌幅更大。據資料顯示,6月首20日整體物業註冊金額錄約286.06億元,較5月同期約307.58億元跌約7%。


雖則本港經濟與樓市於今年初開始踏上復常之路,經濟徐徐復甦,樓市在首數個月更出現像樣的反彈,但本港樓市始終需時「固本培元」,難以一下子出現爆發性的「V彈」。短期而言,樓價將繼續向下整固,或出現約1%至2%輕微下調空間。


在樓市的向淡之聲中,一手得以維持熱度,是目前樓市的最大「亮點」。按照近期情況,預期發展商將續以貼市價,或者略低於市價推售新盤。根據近數個月的新盤收票情況及銷情來分析,買家對優質物業不乏剛需,故相信短期將繼續「一手當道」,成為市場焦點。


無可否認,近期除了一手表現相對「堅挺」外,整體樓市氣氛偏軟,市場稍為「風吹草動」,二手買家已即時選擇按兵不動,又或「心大心細」,不知應否入市。例如近日港股回調影響投資氣氛;又或美國聯儲局對息口的取態偶爾「轉口風」,已令不少買家在二手市場入市時往往「十五十六」,未知應該果斷入市,還是再耐心等待入市良機。


從另一個思考方案,二手樓價回調亦構成不少「剛需」人士入市的機會會。特別是早前樓價處於上升期,持貸力強的業主開價亦強硬,是有意置業者轉投新盤的主要原因。若二手樓價一旦回調,相信會吸引部分購買力回流。近期市場氣氛趨淡,若站在買家角度,其實或是尋寶的好機會。


若買家憂慮樓價長遠走勢,筆者認為毋須過慮。畢竟樓市與經濟息息相關,經濟好樓市不會差,以現時香港的復甦速度,雖然不算快,但暫時未見停步或回調的可能。本港樓市仍難以擺脫供不應求的大環境,若從最近一手交投的熱絡及多年來的居屋殷切的入市反應去分析,市場的購買力猶在,故此買家亦無需因短期的淡風而自亂陣腳。除非經濟受突如其來的因素影響而急轉直下,否則長遠的港樓還是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樓市持續受壓,主要是受着加息陰霾影響,中洲置業營銷策劃總監楊聰永表示,現時樓市受息口及經濟因素影響,預期全年樓價平穩發展,展望明年農曆新年過後整體經濟會恢復,隨著息口見頂後回落,樓市亦會穩步向好,料樓價波幅約5%至8%。 楊聰永接受本報專訪時指,現時樓市受息口上升、經濟減慢等因素困擾,影響不少市民信心,不過在減辣措施及預期息口見頂下,相信全年樓價平穩發展,整體波幅5%之內,展望明年農曆新年過後整體

樓市淡靜,金管局公布10月份住宅按揭統計,新申請宗數按月大減4成至5,359宗,創逾7年半單月新低,而新批按揭宗數則按月減少2.2%至5,016宗,同樣創逾7年半新低,涉及金額249億元,屬於逾3年半新低。 首10月轉按18543宗 3年低 至於10月份新取用按揭宗數同樣減少2.6%至4,054宗,金額卻輕微回升0.5%至202億元。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第三季樓市交投仍然淡靜,氣氛審

10月有施政報告減辣,11月美國第二次暫緩加息,理應對二手市場起正面作用,但市況復甦不似預期。 近日有新盤以低價搶攻,收票已搶走不少二手市場客源,導致原本略有起色的二手屋苑交投,11月再次掉頭回落,而且樓價愈走愈低,呎價1萬元以下成交比比皆是,並朝向優質盤或市區主要屋苑蔓延。 前綫代理的統計數據,美孚新邨11月約錄12宗買賣成交,當中有7宗實用呎價跌穿1萬元,其餘5宗均價亦只是在1萬至1.1萬元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