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估價不足」拆彈防新盤爆撻訂潮 [香港經濟日報] 2024-12-05

樓花新盤估價不足變計時炸彈,其中一個原因過往只有現樓可申請首置按保,導致建築期付款成為新盤市場主流。當樓價回落時候,這批建期買家陷入被迫「撻訂」,甚或被追差價風險的兩難局面。


金管局過去兩年多次出手,先是按揭證券公司在去年9月放寬樓花適用於高成數按保,再到今年6月金管局再微調將自用樓花7成按揭的規定,「追溯」至今年2月28日前樓花項目,反映當局意識到入伙盤估價不足已經埋下危機,最終今次推出一次性措施解決問題。


新樓價跌 銀行難批原本額度


事實上,在過去2年高位摸頂入市的新盤建期買家,屬於今次跌市最大輸家。對於二手樓買家而言,只要仍有能力繼續供樓,樓價下跌屬於資產帳面損失,但新盤建築期付款買家卻有機會因為樓價下跌,面臨銀行無法批出原本預期貸款額,自己又無辦法額外籌措足夠首期,最終被迫要「撻訂」,損失一大筆首期。


除了損失首期外,新盤買家放棄完成交易更有機會遭發展商追討單位重售後樓價下跌所產生的差價,可以說是陷於兩難。而他們之所以採用建築期付款,一部分原因在於過往首置按保的高成數按揭只適用於現樓單位。


同時,發展商亦憂慮估價不足導致買家大規模撻訂,除了收不到本身預期的樓價款項外,單位重售亦無法避免要大幅減價,今次金管局出手即可避免這個問題。


至於金管局今次強調屬於「一次性的特殊安排」,相信是避免出現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令到準買家有一種政府必然會出手解救的錯覺,忽略了置業背後存在的投資風險性質。




Recent Posts

See All
樓價跌去平貨一手每宗均價急回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2025年首4月共有5,511宗一手成交,總值約458億元,平均每宗一手成交價831萬元(見表),較2024年全年平均每宗一手急減27%。 附表是土地註冊處一手成交近年變化,一手已連續多年平均每宗成交金額超過1,000萬元,今年截至4月平均每宗成交831萬元,較2024年平...

 
 
 
發展學生宿舍酒店住宅定位不一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受惠於近兩年施政報告中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從2024/25學年起,將資助院校的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由本地學生學額的20%提高至40%,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 由於院校難以在短時間提供足夠宿位來應付需求,加上近期有國家考慮限制海外學生人數,或令部分海外學生轉...

 
 
 
供應逐步回落需求穩步向上 [香港經濟日報] 2025-06-10

樓市走向永遠離不開供求關係,無可否認過去數年樓市一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新盤貨尾總存量不斷回升,整體樓價自然持續整固。 根據政府最新發表的香港物業報告,去年新盤落成量超越2.4萬伙,按年急增七成八,創自2004年以來的二十年新高,即使今年新盤落成量會稍稍回落,大量新盤落成整...

 
 
 

Comments


© 2022 by enblo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